,此时他的人生刚走到前四分之一,但在此时,他似乎也看清了自己人生的后四分之三。”

    此时他的人生刚走到前四分之一,但在此时,他似乎也看清了自己人生的后四分之三。

    说这句话时,陈理说话的声音并没有变小。

    因而,屋子里的其他两个人都能很轻易听见这句话。

    人生如果是一条未知的路,那么经历就是一场行走的修行,有些人的修行结束的很早,有些人的修行结束的很早,但是基本没有意外,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会看清自己未来的一条路。只是,绝大多人在看清这条路后,感到的不是惊喜,而是害怕。

    ——我真的就要这样走到生命尽头吗?

    ——我的未来就是这样吗?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我还要继续往后走吗?

    死生大事矣。然,生若无趣,又怎畏死呢?

    但是……

    陈理忽然道:“所以,沈子烛,你觉得我刚刚是在讲一个关于‘你’的故事吗?”

    “……”沈子烛怔然片刻,摇头,“不是。”

    从故事的开头他就知道,陈理说的不是他,而是在说一段完善后的、他本可以那样生活的人生。

    可这终究不是他的故事。

    可这终究不是沈子烛的故事!

    如果人生是一条路,那么唯有经历,才是这条路上的修行。

    光靠想?

    你怎么迈出腿?你又怎么走出路?

    你在四分之一坐标看见的未来,又真的是你之后的未来吗?——不知道。

    所以,走给自己看。

    “呵,”如果讲故事的时候,陈理的注意力还偶尔在林祥才身上停一下,那么现在,他的注意力就已经全部落在了沈子烛身上,他的声音语速不变,音调不变,音色更是没变,却在这一刻充满了一种难言的信服力,就好像顺着他的声音走,你一定可以走到某个你希望碰到的答案,陈理说,“我讲了三个故事,讲了三位主角,写了三场剧本……但没有一场你的人生。”

    “所以,你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抛去世界剧情、抛去人物设定、抛去世界背景,这个生活在对他而言是真实世界里的沈子烛,他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知道,沈子烛在这里真真正正的生活了十八年!

    他用十八年的时光丈量出他脚下的路,也用十八年的时光感受着生命的温度。

    他不是主角,他不是任务,他不是角色。

    他是谁?

    陈理说:“‘我是谁’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命题,但答案其实没那么复杂。‘我’其实就是面对任何环境、任何变化、任何命运、任何定数时,都能维持不变的,只属于你,也只为你而生的精神意志。”

 


    第32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