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制霸好莱坞制霸好莱坞_第26章

制霸好莱坞_第26章(2/6)

作品:《制霸好莱坞

那个,所以你试着把我往这个项目里营销?”

    “每年好莱坞筹拍的电影大约有两千多部,最终能够注资投拍的电影在六百部左右,这其中投资超过五百万的电影不会超过50部,绝大多数电影找不到上映机会,只能进入dvd租借市场。”切萨雷说,“而这其中投资超过一亿的a级制作绝对不会超过15部,即使这15部只有一部成功,当你出演一部a级制作的时候,票房盈利的可能性也有15分之1,也就是0.06,这个几率依然要远远高过你出演文艺片的盈利几率,你要知道当你出演小成本影片时,你是在550部影片的转盘里转动,票房盈利的可能几乎趋近于0。而且根据马太效应,你会发现,a级制作的票房盈利几率要比非a级制作的票房盈利几率更大,所以在数学意义上来说,当你去演文艺片的时候,你几乎就已经放弃了票房盈利的希望,你在指望的是行内人看了你的演出后,给你提供大制作影片的演出机会,以及用你在文艺片中的演出去换取得奖的可能性。”

    他卷起袖子,“但,你要知道的是,演出奖项也是个成本密集产业,每年的奥斯卡都是pr公司的狂欢,首先为了使你演出的片子获得提名,片方就需要投资前期宣传让足够多的人看到,其次在获得提名以后,比起大制作,小制作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保证所有评委都看过这部片子,奥斯卡的评委会有五千人之多,《游说法》规定一个pr一次不能游说两人以上,pr游说一次收费五千美元――你可以想象一次奥斯卡级别的pr需要多少金钱。如果片方不投资,你的小制作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而好莱坞有资格投资冲奖的制作公司是很有限的,抛开那些因为运气而产生冲奖片的公司不说,可能只有10到20个公司有实力投资冲奖,他们每年在自己产出的几十部冲奖片里选择一到两部影片来公关冲奖,其余影片则只能被放弃。”

    “每一部影片制作出来都是有明确目的的,大制作要冲票房,小制作要冲奖,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平均分配手里的资源,在尽量多的小制作产出中选择一部去冲奖,几乎是每一部影片都会给出可能得奖的配置,所以,你在挑选影片的时候,的确是在选有冲奖可能的影片,但你无法肯定这部片最后能获得多少预算来宣传和冲奖。”切萨雷在谈论数据时的表情,是珍妮所见过最接近于狂热的表现,他甚至举起手用手势辅助说明,“从数学上看,当一个演员在演艺生涯早期,还毫无名气的时候,如果只是以小制作文艺影片为目标,那她就是选择了一条成功率接近于0的道路,她能指望的只是她的影片是这550部里比较好的一部,并且非常幸运地得到片方的肯定,会为其花钱冲奖。如果她不够幸运,那么这部片子除了在履历上添上一笔以外,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即使她足够幸运,有了冲奖的机会,甚至有了提名,但很遗憾,这里还有另一个非常残酷的几率:在近20年间,几乎没有女演员在职业生涯的头5年得到奥斯卡。如果你指望从小制作冲奥的话,那你起码要在五年内演出三部有机会冲奥的影片,这样的几率有多低?低到1000个长得漂亮演技又过得去的女演员里,有990个都会在这样的几率中被淘汰,你只能指望几率让你成为剩下的10个,而我管这种指望几率的人叫做loser。”

    他的酒劲似乎已经过去了,切萨雷站直身子,放下袖子,“你知道,在caa我们有很多影帝影后,他们中也有人是从文艺片一路走来,一个经纪人在研究他们的履历时就会发现,啊,他们都演出过文艺片,所以他们得出结论――不演文艺片,你拿不到奥斯卡。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走来的一路上,每年都有多少个一样出演了文艺片的演员被人遗忘,再也找不到下一个出演机会。这就是文艺片的陷阱,大部分a级制作的失败总是很轰轰烈烈,让人引以为戒,但大部分文艺片的失败则无声无息,甚至不会被人记起,所以当你粗略地看过去的时候,你会得到文艺片比商业片更容易成功的幻觉。这行业有90%的经纪人都是这个幻觉的受害者,当他们得到一个漂亮又有演技的女孩时,他们想:让她去演文艺片,先冲出演技的名气,最好拿几个提名,再转接商业片……然后我们就再也不会听到这个女孩的名字,这一行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当你优先选择商业片的时候,即使没有奖项,也不盈利。”珍妮试探着说。“你也至少得到了曝光。”

    “你也至少得到了曝光,那就意味着最基本的名气。”切萨雷点了点头,他站直身子,似乎已经从失落中走出,在滔滔不绝的数据中找到了一丝心理安慰,“啊


    制霸好莱坞_第26章(2/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