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2)

作品:《莱茵河之战

是地说,“床上睡俩人,你一个枕头,她一个枕头。吃早饭,干活,吃午饭,眯一会儿,再干活,收工,吃晚饭……然后睡觉。”

    “睡觉?”

    “你还想怎么样?”

    “我以为结婚会更有意思,”因为脸红,蒂姆鼻尖的雀斑好像在发光,“我以为——”

    “那是电影,结婚就这么回事。和一个人区别不大。”迈克尔扛起他的枪,“你打算结婚了?”

    “我在想……在想这事儿,”蒂姆说,“我要写信给我老爹,把尤塔带回去。”

    “祝你好运。”迈克尔说,“加把劲干吧。”

    就在这段时间里,迈克尔发现,昆尼西比以前情绪高涨了一些。他特别在意这个年轻的少尉,也许是因为他一头金发太过显眼的缘故。迈克尔给了昆尼西一双新袜子,作为干活的奖励。昆尼西和另一个俘虏负责整理墓穴上的十字架,他做得非常认真。

    “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

    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

    去找我最最心爱的妞儿!”

    晒着太阳,迈克尔哼起了歌。该死的,肯定是蒂姆传染了这个毛病。他可能在无意识中唱的声音太大了,正在用简易木耙平整坟地的昆尼西抬起头,蓝色的眼睛眨了一下。

    “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

    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迈克尔假装镇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歌没人不会唱。“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去找我最最心爱的妞儿!”他哼着歌来回踱步,欧洲的泥巴地有股青苔味儿,他端着枪,“……去找我最最心爱的妞儿。”

    昆尼西低下头,继续用木耙平整脚下的那块地。春天的阳光给万物镀上光晕,迈克尔看到飞鸟掠过青翠的树梢,树林边白色的花儿随风摇曳……天地归于寂静,他屏住呼吸,看到昆尼西垂着脑袋,下巴白皙,嘴角微微扬起。

    第6章 - 《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本来是首

    《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本来是首英国歌,可不知怎地,不光英国人爱唱,美国人也喜欢这首歌,甚至苏联人也喜欢,当然少不了德国佬。在西线,一个德国党卫军头目让这歌又火了一次:据逃出来的幸运儿说,那混球开着吉普,皮靴擦得铮明瓦亮,得意洋洋地大喊:“这儿离迪波雷利可远着呢,小伙子们!”

    迈克尔吹起了口哨,漫漫长路去迪波雷利,他不知道迪波雷利在哪,但皮卡迪里大街很有名,要不是战争,这时候他可能刚刚攒够去伦敦的船票钱。玛丽?琼总是想见见大世面,她连纽约都瞧不上,就去巴黎呀、伦敦呀,她羡慕那些穿着漂亮修身长风衣、浑身珠宝的欧洲女人。

    昆尼西在敲打一块木头,裤子半长不短地吊在他的脚腕上。因为热,他解开了上衣扣子,露出白色衬衣和两条裤子吊带。很难想象这年头还有男人穿这款式的裤子,你永远难以理解德国人在某些方面的执着。迈克尔抱着他的枪,“你会唱吧?”

    “不。”

    昆尼西偶尔会和他交谈几句,“不”、“对”和“谢谢”。迈克尔学会了用德语说“不用谢”,他觉得德语的“谢谢”和“不用谢”是一对模样相似的兄弟:“谢谢”——“不用谢”,听听,铿锵有力。他甚至计划起再学几个句子,假如他能顺利发出那个该死的,像呕吐一样的音。

    “你会唱,你肯定会唱。”迈克尔说,“没人不会唱这歌。”

    “我不唱歌。”

    “唱嘛,大家都在唱歌呢!”

    随着战事接近尾声,人人都喜气洋洋。现在就看谁先进入柏林,盟军——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佬——和苏联军队,每个指挥官都冲手下怒吼:跑快点,再跑快点!

    俘虏太多了,一夜之间好像冒出几百万穿着田野灰的国防军。他们拼了命地往西边跑,苏联人可不讲究你那一套,蒂姆不屑一顾地说,“他们抓住一个就枪毙一个,不枪毙的呢,就送去劳动。‘劳动使人自由’,哈哈!”

    迈克尔听到一些传闻,似乎盟军这边也派遣了德军俘虏去美国,在农场干活。“这要是真的,我倒是想弄几个俘虏,”他说,“干活太累了,我可以让他们给我修谷仓、喂牛。我老早就想翻新房子了。”

    “得了吧,你得付他们薪水——上头真是装模作样。”

    “比雇工人强,工钱能少一半。”

    蒂姆停下擦枪的动作,“要让你挑,你肯定就挑那一个。”

    他的语气


    第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