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2)

作品:《入幕之臣[重生]

,但他们直接听命与皇帝,是为守护皇权而存在的。

    所以他们不必对蔺阡忍有好脸色。

    为首的人板着神色挥了一下手:“带走。”

    翎羽卫是蔺阡忍一手建立起来,这帮人什么秉性蔺阡忍比谁都清楚。

    再者,政事堂内不准斗殴的规矩是他定下的,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既没控制住自己揍了人,那就理当承受动手的后果。

    翎羽卫按住蔺阡忍肩膀的时候,他没有做任何的反抗。

    然而,还不等翎羽卫将他押走,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堂门处传了进来:“放开他。”

    礼乐

    第007章

    翎羽卫确实直属于皇帝,奈何当今圣上是个才满七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真正给他们发号施令的还是年听雨。

    既然年听雨都这样说了,翎羽卫只能将人放开。

    而政事堂内的官员和翎羽卫给年听雨问完安,便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年听雨穿过人群,走到蔺纤忍面前将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才问道:“怎么回事?”

    打了就是打了,蔺纤忍懒得辩解。

    他言简意赅:“如君上所见,臣打了李大人。”

    解释一下能死吗?

    年听雨皱了皱眉,正准备追问,李文显倒是先蹦出来了。

    他捂着胸口跪到年听雨面前,脸上老泪纵横:“君上,老臣不过是按照祖制办事,却遭受这等无妄之灾,老臣命苦啊,您要给老臣做主啊!”

    李文显这老狐狸精又开始了。

    只要共事之人让他不痛快,他就要用“按照祖制礼法办事”这套说辞来告状,偏偏还说的头头的是道,很难让人不站在他这边。

    但可惜的是,他求错了人,也告错了人。

    往日年听雨就不吃他这套,今日更加不可能。

    年听雨坐到政事堂的主坐上,淡淡的看了李文显一眼,温声问:“尚书大人是不是还差一句话没说?”

    李文显一懵:“老臣都说了啊。”

    “是吗?”年听雨轻了一下嗓子,学起李文显的样子说了句“老臣委屈啊”,而后道:“尚书大人今日怎么没把这句话也加上呢?”

    年听雨穿书前一直活在天灾时代,在那个地方根本没有所谓的宗法礼制,求生才是第一要务。

    大抵是出生环境的原因,年听雨穿书后非常讨厌繁文缛节,所以他平日里和大臣的相处模式一直都很随心所欲。

    唯一的例外就是蔺文冶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时候。

    为了给蔺文冶树立一个好榜样,年听雨不得不将自己整个人板起来,表现出一副非常端正的一样。

    除了礼部的人,官员大多都已经接受了这样了年听雨,并没有觉得他刚刚的行径有何不妥。

    甚至还有不少官员都觉得年听雨学的非常像,忍不住想要大笑出声,但良好的礼仪教养让他们压住了自己嘴角。

    无视那一个个因为憋笑而疯狂抖动的嘴角,年听雨把话拉回了正轨:“孤办事素来喜欢追本溯源,从不听一家之言,也从不看一时之举。政事堂这么多大臣,定然有人看清了原委,有没有人站出来给孤讲讲。”

    李文显到底是礼部尚书,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没谁想主动得罪他。

    一时间所有人都缩了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这些个老奸巨猾在想些什么年听雨一清二楚,无非就是不想伤了同僚之宜,等着他叫人呗。

    “既然没人站出来说,那孤就随便点了。”年听雨的视线在一大群鹌鹑身上扫了一圈,最终定在了刑部尚书张守正身上:“张大人,你身为刑部尚书,执掌治国安邦之大典,平日办案也恪守公正,从不偏私于谁,就由你跟孤说说此事的原委吧。”

    主动站出来和被点出来,完全是两回事,张守正心里那点负担瞬间消失。

    他行了一礼后,便将自己看到的事,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了出来,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

    最终还做了个简短的总结。

    “君上,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李大人对荣公子的话视而不见,最终两厢因为“要不要大肆操办先帝祭礼”一事起了争执,荣公子一时气急便大打出手。”张守正道。

    话音落下,张守正偷瞄了一眼年听雨的神色,波澜不惊,看不出丝毫异常。

    倒是站在他身边的李文显,微不可查的颤抖了一下。

  


    第1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