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2)

作品:《朕不堪大任

?”

    三人俱是一愣,也只得回答。

    状元俞飞声说,他这是自殿试金榜题名之后第一次参与到这么大的场合当中,倍感荣幸、十分长见识。

    榜眼沈春风声音沧桑、更为激动,表示他也非常长见识,寒窗苦读多年,荣幸被点为榜眼,本以为从此就是翰林院里一成不变、兢兢业业地度日,没想到还能参与宫宴,上面坐着皇帝、下面和文武百官同殿,此生无憾了。

    轮到了探花慕笛玉,前面两个都说过“荣幸、长见识”了,他再来就难免有学舌敷衍之嫌,于是只好琢磨着另辟蹊径。

    他灵光一闪回道:“臣出身南方,自幼饮食与馥城迥异,来了馥城大半年,仍时常惊叹于南北的饮食差异,差异之上偏又各有特色、难分伯仲。今夜宫宴之上,膳食更加精美,臣颇为惊艳,竟初次觉得馥城饮食远胜臣家乡之味。”

    其实慕笛玉回答得挺好,择了具体一点来说,没有直言奉承,但给足了皇帝这个宫宴的面子,还捎带了自我介绍、能让听到的人都知道他来自南方。

    所以,附近的朝臣们听完后,都觉得如果陛下非要在他们三个之间寻个人发作,那选择状元郎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他说得最简略、世故得敷衍。

    然而,出乎在场众人的意料,兰微霜听完过后,却直直针对上了慕笛玉。

    兰微霜轻飘飘地说:“身为今科一甲进士,翰林院编修之职总不好一直做下去、浪费人才,朕方才想过了,探花郎说起吃的头头是道,那就派你去务农吧!”

    此言一出,满朝静谧的哗然。

    百官们心想,好吧,是他们想多了,陛下讲道理的可能性就如同出太阳的时候下雨,可遇不可求……

    有的朝臣低眉顺眼、若无其事地用膳,有的朝臣隐蔽地打量慕笛玉、悄悄同情一番——哈哈,怎么这么倒霉呢!

    听听陛下这话——说起吃的头头是道,那就派去务农?

    派去御膳房都比较合理吧!

    当然了,不是说御膳房就是个好去处的意思。

    不过么,务农总比砍脑袋好,现在陛下大概是深谙“让人死得痛快,不如活得痛苦”这招了。但俗话说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才不怕没柴烧。

    兰微霜看着隐隐有点激动的慕笛玉,以为他是悲愤,但兰微霜没管,继续补充道:“御田那边共百亩地,往后皆归慕卿管了,就封慕卿为御田郎罢,明日上任。”

    得,前有谢缘君的“抄录郎”,今有慕笛玉的“御田郎”,陛下当真是叫人……惊喜。

    百官们目光如晦地盯着慕笛玉的反应。

    慕笛玉的反应大大出乎周围人的预料,他开始笑、还挺高兴,至少看起来是真高兴,跪下接旨谢恩的时候,那状态说一句感激涕零都不为过。

    慕笛玉郑重其事地看着兰微霜,非常诚挚热情:“谢陛下恩典!容臣狂妄僭越,陛下真乃臣之伯乐、同心知己!”

    文武百官感到茫然。

    真的假的啊?现在刚入仕的年轻人都这么会演的吗?还是你真喜欢种田啊?

    兰微霜也有点懵,不过他表情淡惯了,不至于失态。

    兰微霜戳系统:【怎么回事啊?】

    系统不好意思道:【抱歉哦,宿主,我只能给到您相关人物的基础资料和过往履历呢。如果原书剧情中没有提及,那他们具体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方向,我没有办法帮助您获取到哦~】

    慕笛玉在原书剧情里只是个比路人甲戏份稍重一点的背景板,自然不可能对其方方面面描述周全。

    例如,慕笛玉和俞飞声的私情,要不是系统那天处理数据正好知道了、又为了让他开心跟他分享瓜吃,兰微霜根本就不会知道,因为书里没写。

    书中,主角谢缘君带兵闯宫,慕笛玉这个虽然没得到过重用但忠君爱国思想比较认真的探花郎,当时正好在宫门旁边的翰林院里当值,他选择了钻墙洞绕近路、悄悄跑去向暴君通风报信。

    最终慕笛玉死在了宫乱当中,连具体怎么死的都没有着墨,只是在事情平息之后,写宫中死了多少人时,把他这个有身份一点的探花郎放在了“例如”后面。

    兰微霜想着现在就给他换个岗位,既是避免将来给谢缘君篡位添乱,也是不想他再搅进宫乱之中。

    而且,兰微霜觉得,让一个探花郎去种地,他心里多少有点怨气吧。这样将来谢缘君篡位登基了,探花郎抱着对他这个暴君的怨气,忠君的坚持当是会


    第1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