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言灼一下朝就离开。

    君长霄想到昨日见到的场景,眼神阴翳。

    听说君长阙昨夜留在了摄政王府。

    他都没在王府过夜一次。

    他站在金銮殿前,冷冷的看着摄政王离开的身影。

    荀公公追了出来,恭敬的说:“大皇子,皇上有请。”

    君长霄收回视线,笑着点头:“本皇子知道了。”

    御书房里,皇帝正在看奏折,听到他的脚步声,也没有抬头。

    君长霄来到书桌前:“儿臣参见父皇。”

    “早朝时,你魂不守舍的,发生了什么事?”皇帝关切的询问。

    君长霄没想到他只是走了个神父皇就发现了,心里有些感动,他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儿臣能有什么事。”

    皇帝道:“你的心思我还不知道?你上朝一向认真,怎会在金銮殿走神,还一言不发?”

    君长霄听到他的话,沉默了下来。

    皇帝笑了一下:“和朕说说吧,什么情况。”

    “父皇,”君长霄轻轻叹了口气,“儿臣不知道最近做错了什么,摄政王……似乎对儿臣有些不耐烦。”

    皇帝听到他的话,回想到这几日陌言灼在朝堂上的态度,也觉得有些问题。

    “你不是跟着摄政王在大理寺查梧山的案子吗?查的如何了?”

    君长霄迟疑着没说话。

    第51章 他与梧山有关系

    皇帝皱眉:“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父皇又不会对你生气。”

    眼见皇帝有些不耐烦,君长霄也不再拿捏。

    “此事和三弟有关。”

    听到他说起君长阙,皇帝放下手里的朱笔。

    君长霄说:“三弟刚回京,在北疆的时候肆意妄为,人人称颂,回京后,父皇为了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好安定心思。”

    “然而三弟似乎没理解父皇的用意,不仅没有好好的修身养性,反而整日待在摄政王面前,摄政王碍于情面不曾拒绝三弟接近,就连去梧山时,三弟都甚少出现,不知道去了哪里。”

    “直到摄政王与儿臣摆平一切,才出现在梧山。”

    “父皇任命摄政王处理梧山的事情,本与三弟无关,但是在这几日摄政王处理案件差不多的时候,儿臣昨日却看到三弟与摄政王一道外出游玩。”

    “儿臣本想用案件为借口将摄政王叫走,却没成功,儿臣今日听人说,三弟一早从摄政王府离开。”

    他的话没有连贯,只是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皇帝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霄儿的意思是,最近摄政王更愿意带着君长阙,而不待见他。

    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君长阙的纠缠。

    不知道君长阙用了什么手段,欺骗得摄政王亲近他。

    这是一点。

    第二点就是,君长阙在梧山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没有参与梧山的行动,在梧山劫匪被一网打尽的那一刻才出现,还让劫匪的头目逃走了,很难不怀疑他与梧山没什么关系。

    而近来缠着摄政王游玩,是为了了解案情的经过,试图做些什么。

    比如,营救劫匪,为逃跑的劫匪提供信息。

    皇帝想着觉得茅塞顿开,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君长阙去北疆,那里打了那么久。

    在战争的状态下,如何有那么多人被送到北疆敌寇手中。

    背后那个朝廷重臣,大概就是他吧。

    皇帝压抑着怒气,吩咐荀公公:“宣摄政王觐见。”

    他看向君长霄,“你先下去吧。”

    君长霄应声,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关切的劝解,“父皇别动怒,好好的问清楚情况再说,免得误会了什么。”

    皇帝没说话。

    君长霄离开皇宫,回到府里换了身衣裳,然后往后门出去,来到朱炳之府上。

    被人引着去到了他的房间。

    董晁已经从密室里出来,看见他到来,一点都不慌张:“大皇子,幸会。”

    君长霄缓缓的走到他面前,神色坦然:“董当家,你我虽说是第一次说上话,但其实我们差点就相见了。”

    董晁点头:“我知道是你刻意让我进的营里,也知道是你命令三殿下的人将有我在的士兵带走,那样,失误就是三殿下的。”

    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一下。

    君长霄坐下来,直接说


    第4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