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2)

作品:《华胥拾遗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都够用了。”

    老仆推辞,韩嘉彦坚授,最终老仆还是收下了。

    寒暄着,二人走入了院内,彼时的谢盛正坐于厨房灶膛旁烤火温书,聚精会神,一点也没注意到门外的动静。直到韩嘉彦走到厨房门口遮住了光线,他才一抬头看到了来人是谁。

    “师茂兄!”他惊喜起身,起得太急了,一时眼冒金星,眩晕要倒。韩嘉彦闪电般伸手扶他,谢盛只觉得韩嘉彦手上有股排山倒海般的力量,稳稳地拿住了他。

    他心下一惊,暗道韩师茂看上去纤瘦颀长,哪来的这么大力道?这是练过功夫?

    “啊……失礼失礼。”缓了一下,谢盛拱手作揖道。

    “无疾兄小心,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要保重身体。”韩嘉彦笑着收回手,还礼道。

    “是,算算日子……也该锁院了罢。”

    “应是要过了正月,才会锁院,还有几日。”韩嘉彦道。

    锁院,指在考试前数日,知贡举的考官在接到任命后必须入住贡院,并被封闭,与外界隔绝。

    主试官进入礼部贡院后,首先是出试题,大概是六七日的时间,接着才是举行考试,即“引试”。考试结束后评定考卷、定等、核对字号,最后则是发榜。直到最终定出等第,主试官才能出院,在此之前都是锁院时间。

    考试每日一场,一般考三场或者四场,分诗赋、经义、论、策四科目。

    近些年,省试大多都是考诗赋、经义、论三场,后期殿试时只考一门策。举子但凡过省试,便不再黜落,因而举子们最看重的便是省试。而殿试是最后一层镀金,以期能在官家面前展露头角,为今后的仕途铺路。

    此四科,义以观通经,赋以观博古,论以观识,策以观才。四科兼备,便是全才英隽。

    一般来说,锁院都在正月里,时长在一个月左右。判定锁院是否开始,就是看朝廷发布的省试知举官任命是否出来。一旦任命昭告而出,就要立即锁院,与外界隔绝。也就是说,任命知举官的日子,一般也就是锁院开始的日子。

    当前,举子们大多并不知晓今次的知举官是谁,如此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考官与举子事先进行接触。因而与前代大不相同,本朝干谒官员,已经不能成为科考得中的关键。再加上糊名、誊录、祥定、对读等举措,本朝科举应试已形成了相当完备严谨的制度,也形成了相对公平公正的大比环境。

    不过似韩嘉彦这般身份特殊的勋门子弟,大多都有渠道知晓本次知贡举的官员是谁。公平公正永远也只能是相对的,但不论如何,比起前朝,寒门子弟入仕之道已然拓宽了许多。

    韩嘉彦与谢盛闲谈几句,便笑而道:

    “本次应举,想必无疾兄应当能高中。”

    “师茂兄何出此言?”谢盛疑惑。

    “哈哈,本次知贡举的主官,是你的同乡啊。”韩嘉彦哈哈笑道,本次知举官范百禄,正是成都华阳人。

    谢盛愣住,半晌才苦笑道:“师茂兄莫要拿我寻开心。”

    “某可不是开玩笑,某确知今次的主考官是谁。正是……”

    她还没说完,就被谢盛打断,只见他神情严肃地拱手道:

    “师茂兄不必告知于我。不论主考官是谁,天下举子都是同场竞技,考官也偏袒不得任何人,我知与不知,是否又是我同乡,皆无影响。”

    怎么会无影响?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不过,谢盛有他的持身之道,韩嘉彦还是颇为欣赏的,虽然这在她看来这有些迂阔了。

    韩嘉彦默然片刻,笑而揖手:“无疾兄高风。”

    “呵呵呵,师茂兄,你这是恭维我,还是贬损我呢?”谢盛半是玩笑地道。

    “我是打心眼里敬佩你,我希望你我能同榜高中,以后我们便是同年了。”韩嘉彦道。

    “承君吉言,愿能与君同年。”谢盛终于开怀笑了出来。

    第十章

    韩嘉彦随后又去西屋给母亲灵位上了香,出来后,已到了午膳时分。谢家老仆端了吃食上桌,韩嘉彦便也自然而然留下用餐。

    谢盛身子尚虚,不能饮酒,他以茶代酒敬了韩嘉彦一杯,感怀道:

    “我来汴京一月,这门都没出去几回,风土人情我也尚未认全。外界之繁华,似是与我无关一般。我是很想出去走走呀,似师茂兄一般,游遍大好河山,可惜我这身子……不争气。”

    “无疾兄还年轻


    第1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